古代皇帝为什么称为"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11 21:28:24
开国皇帝称为"祖",后代的皇帝为什么称"宗"?比如,宋仁宗,明世宗?

庙号常用“ 祖 ”字或“ 宗 ”字。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 太祖 ”或“ 高祖 ”,如汉太祖、 唐高祖 、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 唐太宗 、宋太宗等。但是也有例外。“祖”之泛滥,始于 曹魏 。到 十六国 时期,后赵、前燕、后秦、 西秦 等等小国,其帝王庙号几乎无不称祖。

在称呼时,庙号常常放在 谥号 之前,同谥号一道构成已死帝王的全号。习惯上, 唐朝 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 汉武帝 、 隋炀帝 ,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如 唐太宗 、宋太祖等。

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通常也选择具有美好意义的字,例如太、世、高、神、圣、仁、睿、明、章等等。从唐朝以后开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通常为“太祖”,第二代帝王庙号常常为“太宗”。如果王朝帝系发生变化,则其庙号为“世祖”或“世宗”。但是这并不是成例,也并不是通例。

皇帝称“祖”,是从唐代开国皇帝李渊开始的,他的庙号是“高祖”。之后开国皇帝一般都称“祖”。唐之后的五代后梁有太祖朱晃,后晋有高祖石敬瑭,后汉有高祖刘知远,后周有太祖郭威。
从北宋开始,开国皇帝一律称“祖”,而后几代皇帝,一般称“宗”,但也有个别的,仍然称“祖”,比如元朝忽必烈就称“世祖”,明朝永乐大帝朱棣称“成祖”,而清朝的顺治、康熙分别称“世祖”和“圣祖”。原因就是他们虽然不是开国君主,但是在本朝,他们的贡献不亚于开国皇帝。比如忽必烈南下灭宋,建立元朝。朱棣北迁皇都,并开创永乐盛世。顺治年间入关灭明,而康熙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君主之一,“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因此庙号“圣祖”。
至于“祖”后面为什么是“宗”?因为“祖宗”啊。

不是祖,就是宗,因为这些庙号都是后代的皇帝封的,都是他家的祖宗.

古代的皇帝自诩是有功德的,祖是有功的代词,宗是德代词。

祖是开始意思,宗有道德高尚的意思

祖有功而宗有德。开国皇帝为建立一个新王朝立下汗马功劳,但像明成祖朱棣和清圣祖康熙并不是开国皇帝但为自己王朝的强盛立下大功也可称为祖。后世皇帝称为宗是他们布恩德给天下百姓。其实这都是皇帝拥有尊贵的地位,继位的皇帝和大臣对他们的一个评价,并不一定皇帝真有恩德。